更新日期: 2022/09月
腎臟是位於深層腹部後腹膜腔脊柱的兩旁,也就是兩側後腹腔的腎窩處。腎臟主要負責尿液生成和尿液排泄,並將由血液運來的廢物及身體不需的物質,透過尿液排出體外。
腎臟腫瘤包含了腎囊腫,血管脂肪瘤等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其中惡性腫瘤中大約1%-5%為惡性腫瘤,亦即腎臟癌。
腎臟癌分為腎細胞癌和腎盂癌兩種,成人的惡性腎臟腫瘤大多為腎細胞癌,且罹患率有逐年升高之勢。
腎臟癌發生原因不明,好發在50~70歲之間,危險因子有吸煙、肥胖、藥物濫用化學及環境致癌物質、慢性腎衰竭患者、接受女性荷爾蒙治療者等。
另外逢希伯-林道症候群VHL(Von Hippel-Lindaud disease)患者有VHL的基因突變,容易出現腎細胞癌。
分類
腎臟癌依細胞來源可分為:
▲-最常見是腎臟癌(RCC),由腎臟的皮質長出,約佔90%。 ▲-移行細胞癌(TCC),由腎盂長出的移行細胞癌約佔5-10%。 ▲-腎肉瘤,很少見。 ▲-威爾姆斯瘤(腎母細胞癌)是較屬於先天性的腫瘤,常見於兒童。
腎臟癌細胞初期發展緩慢,所以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近年來因超音波檢查的大幅普及,據估計早期腎臟癌約有二分之一是接受超音波檢查偶然發現的。
當腫瘤擴散到鄰近的器官或大部份的腎組織被侵犯時,才會引起疼痛和血尿的症狀。
※最常見的症狀為:
◆ - 無痛性血尿(59%) ◆ - 持續性的腰側或腹側疼痛(41%) ◆ - 不明腰側或腹側腫塊(45%) ◆ - 體重減輕(28%) ◆ - 貧血(28%) ◆ - 發燒(7%)
其中血尿,腰痛及腹部腫塊為典型的三症狀,然而只有10%的病人會同時出現這三症狀,並且在疾病的晚期才會出現。
當然上述症狀,也須進一步和尿路感染、囊腫、尿路結石等區分,進行鑑別診斷。
事實上約有10%的腎臟癌在診斷時毫無症狀,是在身體檢查時無意中發現的,約50%的腎臟癌早期都沒有自覺症狀,等到小便潛血、腹痛、噁心、嘔吐、發燒、貧血、咳嗽、體重減輕或摸到腎臟附近腫塊、腎痛時,已屬中晚期,五年存活率恐怕只有40%的機率,因此定期的健康檢查對早期發現腎臟癌是十分重要的。
腎臟癌檢查與診斷最常用的是放射醫學方面的檢查,例如X光檢查、靜脈注射顯影劑之尿路攝影、超音波檢查。
如果以上檢查仍不足診斷時,最確定的方法就是腎臟的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電腦斷層掃描不僅可以確定腎臟腫瘤的大小、也可以看到腫瘤擴散的情形,是腎臟癌分期的重要工具之一。
【※診斷腎臟癌常見檢驗檢查】:
Ø-腎臟癌尿液及血液檢查 67%有血尿,尿液細胞檢查可發現有癌細胞。另外還有貧血、紅血球增多症、血球沉降率增高、肝功能異常,而腎功能方面可能無任何變化。 Ø-腎臟癌靜脈顯影尿路攝影檢查(IVP) 於靜脈注射之顯影劑,經由腎臟濃縮後,經輸尿管、膀胱,從尿道排出過程,以腹部系列X光攝影,可了解腎臟(盂)、輸尿管及膀胱有無異常。可顯示出腫瘤的位置、大小及腎臟變形的程度。 Ø-腎臟癌超音波檢查 利用超音波回音強弱的不同,偵測腎臟是否正常。 Ø-腎臟癌電腻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CT/MRI) 利用電腦斷層攝影來顯示癌症侵犯的部位及擴散的程度,這對手術前的診斷有相當大的幫助。另外,磁共振造影可與電腻斷層相互對照,以進一步確認疾病發展的情形,作為治療時的參考。 由於電腦斷層設備及軟體愈來愈先進,可以精準地呈現腎臟內血管的走向,以及立體的相對關係,對局部腎臟切除手術尤其重要,因此有愈來愈常用的趨勢。 Ø-腎臟癌動脈血管攝影 目前只對腎動脈血管栓塞用,對於腫瘤侵犯範圍過大,無法手術的腫瘤,用以控制腎臟出血用。或是在手術前實施,可以減少手術中出血 Ø-腎臟癌腎臟切片與病理組織檢查 以穿刺針採少量組織,由病理學專家判讀,是目前診斷腎臟癌確診的黃金標準。雖然屬於侵入性的診斷方式,但經由電腦斷層或超音波影像導引,其安全性相當高。較少實行,因腎臟癌細胞有可能沿針孔轉移,故較少被採用。 Ø-腎臟癌同位素骨掃描 可顯示是否有骨骼轉移情形,及評估骨轉移的變化。 Ø-基因檢測 腫瘤基因檢測是經由穿刺或手術或抽血,取得病人的癌細胞檢體做分析,找出是否有該種癌症特有的基因變異或過度表現,針對突變精準用藥(例如: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藥物)消滅癌細胞。
※腎臟癌可分為四期:
第一期
腫瘤直徑小於7公分,局限在腎臟內。(T1N0M0)
第二期
腫瘤直徑大於7公分,局限在腎臟內。(T2N0M0)
第三期
腫瘤侵犯腎靜脈或下腔靜脈,或腫瘤侵犯附近的淋巴結。
以下皆屬第三期:
l 腎臟癌雖仍在單一腎臟內部,但已有「一顆」局部淋巴結侵犯(T1-2N1M0),並無其他遠處器官轉移。
l 腎臟癌已侵犯鄰近腎上腺,或已侵入腎臟周圍組織,然而仍局限在腎周圍結締組織筋膜之內(特稱為Gerota氏筋膜),不論「沒有」或「只有一顆」局部淋巴結侵犯 (T3aN0-1M0),並無其他遠處器官轉移。
l 腎臟癌已明顯侵犯鄰近大靜脈血管(腎靜脈、下腔大靜脈等),不論「沒有」或「只有一顆」局部淋巴結侵犯(T3b3cN0-1M0),並無其他遠處器官轉移。
第四期
腫瘤超出Gerota包膜之外,或侵犯腎上腺或遠端轉移
以下皆屬第四期:
l 腎臟癌已穿透腎周圍的結締組織筋膜(Gerota筋膜之外)(T4N0-1M0)
l 腎臟癌已「有二顆或更多」局部淋巴結侵犯(T0-4N2M0)。
l 腎臟癌已有其他遠處器官轉移(如:肺臟等轉移)(指M1)。
*參考資料:NCCN Guidelines-Kidney Cancer
一、手術治療
腎臟癌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切除。但是只限於早期的腫瘤才有這種機會,且其術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80%。
近年來對較小的腎臟腫瘤已逐漸改採只切除帶有腫瘤部份之腎臟組織,而非整個腎臟的切除,如此可保留較多之腎臟功能;也有愈來愈多的手術是經由腹腔鏡手術的方式進行,病患術後的復原迅速,傷口也較為美觀,甚至腎臟部分切除也以腹腔鏡的方式進行。
醫師一般會依照疾病狀態和腫瘤所在位置,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並以手術安全以及治療和預後為前題考量。
【※腎臟切除手術一般有四種方法或選擇】:
手術的同時,醫師會檢查兩側腎臟及腹腔有無被腫瘤侵犯到,同時取腎臟及淋巴和其他任何看起來不正常的組織做切片,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受到腫瘤細胞的侵犯。病理醫師會在顯微鏡下檢查腫瘤細胞的特徵來做組織學的診斷,並協助判斷疾病期別,做為治療方向的參考。
儘量保留正常腎臟組織很重要;研究顯示摘除全腎的病患,比部份摘除腎臟的患者,日後較容易罹患慢性腎臟病 (CKD)。假如腫瘤不大而且沒有侵犯現象,醫師會選擇使用部份腎臟切除手術方法。對於小於4公分或位於較邊緣的腎腫瘤,部分腎臟切除已被接受為可選擇治療的方式。
腎臟切除手術過去以傳統開腔手術為主,其傷口約為二十多公分。傷口多位於上腹部,患者手術後呼吸時對傷口的牽引會比較大,手術後疼痛的程度通常都很大。患者也常常因為手術後疼痛傷口而不敢深呼吸、不願意下床走動、使用大量的止痛劑。
腹腔鏡腎臟切除手術的發展,大大改善了這些傳統腎臟切除手術的傷口疼痛問題,減少患者手術時出血、減少患者手術後止痛藥的使用、減少患者手術後住院天數及患者術後復原快等優點。
二、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是抗癌藥物經由口服、靜脈滴注或其他方式進入體內,隨著血流循環到身體各處,進而殺死癌細胞。大部份化學藥物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只是癌細胞所受的傷害較大。因此難免會引起一些副作用。
這些副作用會因藥物種類、劑量或給法而有所不同,但是多半是可回復的,也就是會隨著化學治療的結束而消失,然後再恢復正常的功能。
腎臟癌對於化學治療的反應一般而言並不太好;臨床上少以化學治療做為治療的主軸,對於轉移腎臟癌常使用5FU、Vinblastine、Floxuridine、gemcitabine(健擇)等化學藥物做為合併免疫治療的輔助療法。
三、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對於腎臟癌治療效果並不顯著,目前只是用於手術後的輔助治療或是遠端轉移後的姑息療法。
四、免疫治療
在腎細胞癌的藥品治療中,免疫療法是重要的里程碑。過去已經發現,免疫系統具有清除腫瘤細胞的能力。
當增強免疫系統的能力,如施打干擾素(interferon)或介白素(interleukin),可以達到抗腎細胞癌的效果;然而這樣缺乏選擇性地把免疫系統全部活化,卻帶給了病友許多副作用。
近年來發現,因為腫瘤細胞能分泌一些特殊物質(如,PD-L1 以及 CTLA-4),阻止免疫系統清除腫瘤的作用。
過去的免疫療法直接增強免疫系統,是直接踩「油門」,效果有限卻帶來許多副作用;免疫療法的新觀念,便是讓腫瘤放掉「煞車」,免疫系統便會正常運作,進而清除腫瘤細胞。因為這樣新的免疫治療在癌症治療突破性的進展。
Nivolumab(保疾伏注射劑)加上 Ipilimumab(益伏注射劑)的雙重免疫治療,在中至高風險腎細胞癌病人群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根據歐洲泌尿協會治療指引,可考慮作為第一線治療。
然而,臨床試驗發現治療效果和 PD-L1 的表現型有關,未來可能會朝向個人化醫療的方向發展。目前免疫治療或免疫治療相關的檢測,並未完全取得健保給付。
【※目前台灣適用於腎臟癌免疫治療藥物】:
五、標靶治療
癌細胞透過某些關鍵的生物因子進行成熟、分裂,而一般細胞不太需要這樣的生物因子。標靶治療便是阻斷這些特殊的生物因子,阻止癌細胞生長,或讓癌細胞自我凋亡。
相較於傳統化學治療分別「好、壞」的 能力有限,標靶治療比較能「有選擇性地」攻擊「壞的」細胞。
在腎細胞癌中,重要的生物因子有二:血管表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簡稱VEGF)與mTOR。
晚期或轉移性腎細胞癌能夠延緩癌細胞的擴張,例如,紓癌特及福退癌是目前的首選藥品。
※附錄:VEGFR-TKIs腎臟癌藥物一覽表
mTOR 抑制劑屬於傳統型的標靶藥品,在抗血管新生治療無效的狀況下,仍是可以考慮的選擇。然而, 除了癌細胞之外,某些正常細胞也依靠 mTOR 執行正常功能,因此也會被此藥物所影響。
六、腎動脈栓塞術
血管栓塞治療就是運用血管攝影的技術,從病人的股動脈(在鼠蹊部附近)置入一根導管,沿著腹部大動脈進到供應腎臟癌細胞養份的腎動脈或其分支血管,然後將栓塞物質打入該血管內做動脈栓塞,以斷絕血流及養份的供應來源,進而促使癌細胞病灶壞死或死亡。
如果碰到腫瘤較大時,血管栓塞可能無法一次就將大部份癌細胞殺死,而必須在往後日子重覆多做幾次,以達較佳效果;在做血管栓塞前仍需仔細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如果血小板太低或凝血因子不足而伴隨有出血的傾向時,必須先予矯正再來做栓塞,以避免傷口出血不止。
做完血管栓塞後,常有為期約一週的發燒及右上腹痛,可服用止痛藥減輕症狀。如果發燒及腹痛超過一週,則必須作超音波或腹部電斷層來確定是否有併發感染,或是栓塞的藥劑流到其他動脈,造成鄰近器官的缺血性壞死。
結語
腎臟癌的最有效方式是及早發現,即早治療。平日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菸、不濫用藥物,飲食生活作息盡量正常,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減少生活中的壓力。
40歲以上最好每年都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時時掌握身體狀況。
【※腎臟癌預防重點】:
(1) 戒菸:研究已指出抽菸與腎臟癌有密切關聯,且吸菸也可能導致其他形形色色的病症。
(2) 減肥:體重過重的人罹患腎臟癌的機率較高,女性尤其要注意。應先進行減重,將BMI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以降低罹病風險。
(3) 勿濫服成藥:未依醫師處方而長期亂服成藥,會對腎臟造成嚴重且長期的傷害,也在無形間增加罹癌風險。
(4) 工作環境自我保護:在滿佈化學藥劑的環境下的工作者,應做好一切的自我保護措施,例如戴手套和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