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最新消息】有效提高肺癌存活率,台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彈性?


 

文 / 李悅華

台灣健保聞名全球,但如何與時俱進,並不容易,造成健保體系愈來愈沉重負擔的肺癌,舉凡在早期篩檢、新藥開發、免疫療法等面向的演進,都以極快速度發展,但究竟健保該如何跟進,將這些新治療曙光納入維持不易的體系,成為未來一大課題。

面對「新國病」,肺癌雖是台灣十大癌症中存活率最低的類別,卻也是目前新治療方式進展最迅速、最有機會大幅提升存活率的癌症。

不過,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目前台灣將肺癌精準治療的健保給付,多分配給晚期肺癌患者,這顯然與提倡「早期預防,早期治療」,以更有效提高存活率的思維有些衝突。根據肺癌治療的臨床觀察,目前台灣有一半以上患者在投入就醫時就已是第四期,究竟該往前加重「預防」,還是要偏重發現後的「治療」?

如何找到早期診斷與精準治療的平衡,在在考驗國民健康署的智慧。

為了將預算用在刀口上,另一個思考面向則該放在如何精準治療,減少浪費。臨床試驗已證明,化療抗癌效果仍有限;而在肺癌第一個標靶藥物面世後,臨床亦發現,不同基因型態的病人,在施用藥物上有四種不同的效果;若遇到適合的基因型,投藥將呈現良好效果,反之若為不適合的基因型,則效果極差。

這證明肺癌藥物會「挑」患者,因此針對患者進行EGRF基因檢測,從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療等選項中挑出最精準的療法,才能使治療達到最佳效益。

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應全方位檢討現行肺癌治療之資源配置,接軌國際肺癌治療指引,並將有限資源優先投注於有助延長無疾病(DFS),以及無惡化存活率(PFS)之創新治療。

如何讓健保與時俱進 考驗醫界智慧

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施金元醫師從經驗指出,一般而言,手術切除肺癌腫瘤,再加上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五年存活率能增加大約5-10%。目前台灣在肺癌第一期及第二期的手術,已經做得不錯。但針對節節上升的肺癌罹患率,必須提出更精準、更適合個人的治療方式,才能更有效的改善病患的預後。

他提出無論手術或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都已成為抗癌戰役一環,應該把病友分類,進行不同處置,比方說腫瘤在早期治療效果佳,就不妨考慮採行免疫療法改善整體存活率。

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施金元醫師。 圖/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施金元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醫師也分析,根據往例,肺癌第一期與第二期的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摘除腫瘤為主,倘若處置得宜,患者生命也有延續至20年以上的例子,取決關鍵,就在於如何為患者決定療法。

不過他也特別指出,肺癌第三期的治療方式,在台灣多年來缺乏顯著進步,還有很大改善空間,主因就是第三期肺癌的治療相對繁雜,關於各種療法的組合方式,醫界做了很多研究與實驗,但仍還在探索當中。

未來醫界必須思考,既然提早診斷是拯救、延長肺癌病患生命的重要關鍵,就該想想治療資源是否該適度往前挪動,因為到了中後期,情況已變得相當棘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夏德椿醫師。 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夏德椿醫師。

協助病友取得資源 需要更多彈性與遠見

另一亟需忖度的重點,也在協助病友取得資源,將醫療資源效用極大化。

根據統計,癌症新藥雖研發快速,但病友平均需等待730天才有機會運用健保納入的最新型藥物,比一般非癌藥的396天還長,這箇中主因來自新藥囿於健保預算,常導致限縮給付狀況,影響病友參與國際臨床試驗機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因此強調,癌症新藥研發再快,病友卻往往看得到,但用不到,如何取得應用新藥與新療法的機會,是目前亟待努力之處。

她建議可參考英國國民健保署推出的「癌症藥物基金」制(Cancer Drugs Fund),以支持新藥推廣與使用,這項制度給予病患選擇施用尚在臨床實驗的新藥機會,也提供經濟支援。未來不妨能讓病患自行負擔部分藥費,提早使用救命的新藥,延長寶貴生命,藥廠也可藉由臨床用藥收集更多數據,作為日後納入健保給付之參考。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 圖/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

此外,對大多數家庭及健保體系而言,癌症治療絕對是筆龐大負擔,如何長期抗戰,亦是重大考驗。醫界人士就建議,不需由健保體系獨自承擔治療成本,也可採公私部門合作的模式,比方與保險公司合作,訴求早期給付保費進行高危險族群篩檢,便可在日後省下更多的理賠金額,產生合理誘因。

綜觀而言,愈多彈性與資源,就能救助愈多無價生命。台灣肺癌存活倍增平台便呼籲,推動觀念翻轉同時,也應進行跨部會的資源/資金整合,同時在健保資源有限情形下,推動共同負擔的「部分負擔」(Copayment)等策略,甚至研議以額外財源成立支持癌症新藥的基金,從政府、癌友、藥廠之多元參與,一方面照顧經濟弱勢病友,也確保健保的永續發展,讓對抗肺癌的行動可更全面推展,創造更多全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