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養身 涼補消暑過一夏

炎熱溽暑,容易大量出汗與排尿,寢不安穩,飲食無欲。中醫常說「暑必夾濕」,「濕」使人在夏季容易疲憊昏沉。《黃帝內經》中提及,春、夏、秋、冬四季有分別對應滋養的五臟,夏、秋兩季之間還有一個「長夏」,約在七、八月颱風時節,多雨的環境也會形成濕,內外濕邪過多都容易引起脾胃不適。過去許多人認為夏季不宜進補,但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夏季體液流失多,且睡眠時間又比較短,體力的消耗是四季中最多的,所以為了要增強體力、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夏令進補其實是必須的。

以中醫的觀點來說,進補的原則為「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進補要依照個人體質以及季節變化的不同,來補充欠缺的營養,而「涼補」則是一個非常適合夏天的食補方法。所謂的涼補是以益氣、生津、健脾、補陰為原則,多選擇屬性偏涼的藥材和食材,如薏苡仁、西洋參、玉竹、百合、茯苓、麥門冬等,嚴重氣虛、一到夏天容易大量出汗或中暑者,服用這類中藥可達到滋陰、祛濕和補氣之效。要注意的是,中醫的「涼」並非是指溫度,而是食物屬性,有些人以為吃涼補也包含吃冰,其實並非如此,中醫表示吃冰只是口感上覺得冰涼,食用後血管收縮,熱氣反而鬱積體內排不出去,且融化後的冰水並沒有變成能被人體利用的津液,因此不建議吃冰。欲達到舒解暑熱、生津益氣,其實在許多當令食材中便有此功效,清劇『後宮甄嬛傳』中的綠豆百合粥、百合蓮子湯、藕粉桂花糖糕、酸梅湯等均是涼補的範例。以下提供四道涼補食譜,包含涼拌、藥膳、甜湯和茶飲,教你選用合適的食材,自己動手做出美味的涼補料理。

涼拌雙耳蘋果絲

圖片來源
:陳月卿100道素食食譜

材料 調味料
黑木耳 30克
白木耳30克
芹菜(含葉)3根
大蒜2瓣
蘋果或水梨(切絲)1顆
鹽 2小匙
糖 1大匙
水果醋 2大匙
香油 1大匙

食療觀點

  1.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涼血止血、活血補氣、清肺益氣、整腸健胃等功效。其所含類核酸成 分,能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並可抑制血小板凝結,預防血 栓形成。
  2. 芹菜味甘性涼,具有滌熱袪風、養精益氣、補血健脾、降壓鎮靜等功效。葉和莖具有特殊 香氣,能增強食欲。
  3. 蘋果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暑、止渴、生津、潤肺、開胃、養神、去淤等效。

 

蔘耆雞湯

圖片來源:楊桃文化

材料

蔘鬚 5錢
黃耆 1兩
麥門冬 8錢
紅棗 10顆
雞肉 2斤

食療觀點

  1. 蔘鬚味甘、微苦性微溫。具有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效。有促進蛋白質合成、
    脂肪代謝,以及含有增加免疫力、延長壽命的人蔘皂甘、多醣等營養成份,很適合一般人 補氣之用。
  2. 黃耆味甘性微溫,具有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等效。黃耆多醣體能夠調節免疫、 保肝、利尿、抗衰老,對癌症有一定的預防功效。
  3.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具養陰潤肺、益為清心之功效。

 

銀耳蓮子湯

圖片來源:楊桃文化

材料 調味料

銀耳 20克
蓮子 60克
百合 30克
紅棗 20顆
水 800c.c.

冰糖

食療觀點

  1. 蓮子性味甘澀平,有補脾養心、開胃、澀腸固精作用。蓮子中的B群,是天然的舒壓劑,可維持神經系統正常的運作,消除疲勞。蓮子中的鈣可與鎂離子維持平衡,鬆弛神經,緩和情緒,調節心跳與肌肉收縮,還可改善經前症候群。蓮子所含的鋅能協助抗氧化,活化大腦機能,對改善壓力造成的記憶力與專注力退化有益。
  2. 百合味甘性微寒,具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效。

 

枸杞菊花茶

圖片來源: http://www.chalook.net

材料

枸杞 2錢
菊花 1錢
紅棗 數顆

食療觀點

  1.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具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臨床上一般以黃菊花疏散風熱,
    白菊花清肝明目,野菊花則能清熱解毒。中醫講「氣有餘便是火」,夏天容易火氣大,喝
    菊花茶能降火氣。
  2. 枸杞味甘性平,具滋陰補血,益精明目功效。 炎炎夏日應多補充水分或吃涼補益氣、保水且化濕,許多消暑水果如瓜果類、椰子汁亦是天然食材中不錯的選擇,是許多怕暑熱者的救星。但容易手腳冰冷的寒性體質或是脾胃不佳者甚至感冒、生理期將至的時候,涼補及涼性水果的攝取則應適量或避免。正確吃涼補其實可以很健康,不僅消暑解渴同時滋潤身心。。

 

參考資料

中藥材輕百科-現代版本草綱目.臧堃堂著
康健雜誌188期:吃對涼補,幫你排濕補氣
華人健康網
吳恩文的快樂廚房
楊桃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