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農產品標章與溯源標示 選購農產品 四章一Q真正好

消費者購買農產品,除了挑選外觀是否新鮮、亮麗,或是試吃是否可口、美味以外,其實還有很多事項是心裡面很在意,卻不知道該如何分辨的,諸如農藥、動物用藥有沒有殘留超標、會不會保存不良產生毒素等關係到安全、健康的切身問題,還有某些消費者想知道更多,包括種植過程對於環境的親和性、人員的福祉,甚至動物福利等。這種種的未知、猜疑,不但造成了消費者的恐慌與不確定感,也使得消費市場力量與生產行為間產生斷層,讓安全、永續的農產品得不到市場的青睞。

標章農產品幫消費者買到好東西

怎麼辦呢?自己種自己養?只買自己熟識、信賴的農人生產的農產品?自己花時間金錢去培養專業、實地去確認或抽樣檢驗?這些或許-可行,但站在政府的立場,可不能讓大家這麼麻煩,尤其是對於多數遠離產地、無暇分身的消費族群,如何滿足大家便利安心選購的需求至為重要,因此政府除了盡責認真地運用公權力,透過立法規範、查核取締、違規產品下架回收、違規行為處罰與輔導等措施,達到盡可能「懲奸除惡」的目的外,還更進一步積極追求「顯德揚善」的境界,多年來陸續推動一系列的自願性驗證制度,運用讓消費者信任的方法,來確認農產品本身或其生產過程中,消費市場所重視的特定價值,並給予經驗證的產品使用專用標章,讓消費者可以藉以辨識該等價值,重新鏈結消費力量與生產行為間的正向關聯。

現行的農產品標章制度最主要有四種,他們分別是「有機農產品標章」、「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與「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前三者是農委會依據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推動的驗證標章,均由第三方驗證把關;第四項則是以官方審查為主的輔導性質標章。各項標章涵蓋的範圍及訴求重點簡要介紹如下:

一、 有機農產品標章(CAS):以農糧產品為主,亦有少數水、畜產品;著重在生產過程之土壤水質、資材使用、收穫調製及包裝儲存等環節,均盡可能排除化學物質之使用與接觸,且農地不受重金屬等汙染、禁用基改品種。

二、 優良農產品標章(CAS):以農產加工品為主,主要著重加工過程之原料、製程及成品之衛生安全與品質,符合來源清楚、品質優良之規定,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品質與衛生安全的消費需求。

三、 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涵蓋農、水、畜產品及其加工品,訴求從生產管理、採後處理,乃至初級加工等過程,要求農產品經營業者按照PDCA精神落實風險管理,確保其持續生產安全、永續、資訊公開、可追溯之農產品。

四、 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主要是蔬菜與水果,強調農產品安全用藥與殘留合格。

好還要更好—標章整合一章抵三章 消費可靠又簡單

這四項標章開始推動的時期不同,推動目的與關注的消費客群也各有差異,雖分別推動可滿足多元族群,卻也造成消費者接受資訊又多又雜,反倒不易理解、辨識與運用,使得該等制度提升消費與生產正向關聯的效益受限。因此,農委會自106年起積極規劃標章整合,除有機農產品仍單獨推動外,CAS、產銷履歷、吉園圃等三項標章將整合為一個標章,整合原則將以既有標章優勢為基礎,堅守安全、可追溯、資訊公開主軸,借鏡GLOBALG.A.P.等國際上廣受信賴採用的驗證方案,務實精進改善,打造消費者易於瞭解、安全可靠、且資訊全程公開,並利於國際接軌的新標章,期使國內消費者更能輕鬆辨識與運用,並能協助農民掌握外銷商機。

溯源標示讓更多農產品來源清楚

除了這四項標章外,農委會為了讓更多農產品揭露來源,幫忙消費者至少知道所購買的農產品是誰生產的,也讓生產者更加意識到自身對於產品良窳的責任,因此推動了多項溯源標示制度,包括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制度、國產牛肉生產追溯制度、國產生鮮豬肉追溯系統、國產生鮮禽肉溯源制度、國產散裝鮮蛋溯源系統、國產洗選蛋溯源系統(洗選場)、臺灣水產品生產追溯系統等。為了便於消費者應用行動設備上網查詢生產者在系統上登錄的基本資料,這些溯源標示都利用了QR code,因此被暱稱為一Q。

有標章最好 溯源標示也不錯

綜言之,四章農產品對於農產品產品本身、生產過程訂有各式各樣不同消費族群關心的要求,還有嚴謹的驗證或審查把關,其中產銷履歷更有嚴格的標章管控,做到每張標籤都有獨特的追溯號碼,並具備逐批分別公開生產紀錄功能,充分尊重消費者知的權利。建議消費大眾優先支持四章農產品,愛護自己健康或是進一步支持環境永續,並創造市場優勢,為用心、負責的生產者,提供持續前進的動力,創造共贏;而一Q提供各類農產品方便揭露來源生產者的平台,有利政府行政管理與違規查處,雖不若四章把關特定價值,與一般來源難尋的農產品相較,仍然值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