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跟醫病一樣重要:你的心,準備好抗癌了嗎?

罹癌過程中,需要很多勇氣和真誠去面對自己。有時候,我們會對自己的情緒感到很不舒服,明明已經堅強地度過治療,卻愈來愈沒自信……。

專家撰文/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方嘉琦
文字整理/李佳欣

想要「克服」傷心的癌友

如果有人突然對你說:「今早醒來,覺得自己可以好好地傷心。」你會有什麼感覺?這句話,是來自我的個案。還記得,當我聽到他親口說出這句話時,我打從心底感到無比的欣喜。

「可以好好地傷心」這件事,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諮商師在高興什麼?是故意應和病患嗎?

當然不是。其實,這是病患歷經一段長時間的努力後,終於走到的重要里程碑。

還記得,一開始這位癌友是為了「克服」傷心前來找我諮商。他告訴我,過去的他精明能幹、性格堅毅,社會地位也不低。面對生活中各種問題,他也總是樂觀應對,採取理性解決方式。對他來說,天下幾乎沒有問題是找不到答案的。

但罹癌之後,這位癌友逐漸對自己過去的價值觀產生了懷疑。他發現自己面對疾病的發生,始終找不到出口,例如有些人罹癌之前,認為任何問題都可以獲得答案,但關於生病和生命意義――為什麼生病的是我?我做了很多努力,為什麼會復發?這些可能都不是過去問題解決模式的價值觀,也不理解為何對於人生,反而沒辦法找出確切的答案。他也發現自己不如以往堅強,對於自己的負面情緒,更感到抗拒。

「傷心與哭泣,不該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情緒。」他經常這樣對自己說。

聽到他分享的這些心情,我十分心疼。只有在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時,我們才能開始有機會接觸和療癒內在的失落。

於是,開始帶他做各種練習。過程中,有時候他會反覆害怕不安,有時舊的想法會再度浮現,讓他又覺得應該去否定負面情緒。這是一段辛苦的歷程,我也只能不斷提醒他,這種反覆是正常的,而「真正的自我接納」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

因此,當我聽到這位癌友說出自己「終於能好好傷心」時,我既欣慰也珍惜。因為我知道他終於理解「原來人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也不會再想著要「克服傷心」了。

 

罹癌當下,大多數人都是混亂、焦慮的

罹癌過程中,需要很多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有時候,我們會對自己的情緒感到很不舒服,明明已經堅強度過治療的掙扎,卻愈來愈沒自信,愈不相信自己的能量。

尤其被宣告罹癌當下,常令人腦袋一片空白,畢竟前一刻還是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突然就變成了癌症病患。因此,大多數人在得知罹癌消息時,情緒會相當複雜,甚至難以相信和接受。有不少病友都提到,得知罹癌當天,因為思緒太過混亂,竟不記得當天是如何回到家。

這種情況在接下來幾天仍可能延續,像是忍不住一直檢視、回顧自己的人生、煩惱遺產後事如何處置,或憶起過去各種想做,卻始終未能執行的事。這段期間也可能會不斷在心態的調適上產生矛盾:一方面認為日子如常,不想讓家人擔心;一方面又感覺不甘心,覺得日子應該更加豐富精彩……。

再加上面對疾病,患者一開始還沒找到可以信賴的醫療團隊,對治療與疾病進展多半帶有較多的恐懼。各種在網路上所分享的罹癌經驗或治療相關的影像,都可能讓剛得知罹癌的患者,心中更加焦慮、提心吊膽。

「不知道我的身體在治療後會如何改變?」、「罹癌後會很不舒服?經常嘔吐、發燒?」這些因為對疾病困惑、無法掌握而帶來的心理壓力,經常成為癌友們最大的困擾。

這些衝擊反應,都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癌友們無須自我懷疑和自責這些負面情緒。因為抗癌不只是疾病治療,還必須包括面對身、心、靈、社會等面向的重新洗牌與整合。

不過,要提醒大家,重視心靈層面,不代表要去「擊退」負面情緒。一旦我們愈想壓抑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對我們造成的衝擊反而愈大。

它指的是共存、接納和正念,覺察自己的負面情緒,了解那是正常、再自然不過,它就像是能量的流動,來來去去,因而能與其共存。我們應該接受自己在這個狀態底下的各種樣貌和反應,並盡可能的練習正念:將心與身體同步。

我想邀請大家一起思考以下這個觀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的身體永遠都只會活在當下,它不會跑到過去,也不會處在未來;只有我們的心可以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跳躍,這也是人類與其他物種不同的優勢。

心如果太常停留在過去,就容易產生許多遺憾、後悔等情緒;相對地,心如果太常停留在未來,尤其是罹癌後,過度想像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也會產生恐懼、害怕或焦慮等情緒。

因此,大家一定要記得「出現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在探索和療癒因罹癌帶來的創傷前,我們都會需要多次宣洩、練習正念,以及發自內心建立個人信念,才有機會貼近自己的心,做到自我情緒管理:接納各種狀態的情緒,以及各種狀態的自己。

 

認識罹癌後的心理狀態

一般來說,人在經歷哀傷事件或罹癌後,會反覆經歷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妥協和接受。

一、否認階段:否認和不接受現實。

因為處在震驚的狀態中,拒絕接受所發生的事件。逃避去看、去聽、去接觸,不相信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或不懂當事人怎麼會是自己。

二、憤怒階段:質疑、埋怨、生氣他人或自己。

以生氣憤怒的情緒表達悲傷,心中可能有過多的失落和挫折無法釋放,轉以投射憎恨和歸咎一些人事物,也可能會針對自己。

三、討價還價階段:試圖用一些不理性的信念、信仰來改變事實。

由於太想拒絕承認事實,但心中又有某部分知道事實已經無法改變,便開始嘗試藉助一些神玄或不理性的信念,作為委屈求饒的方式。例如有些病友的父母親說他們願意減壽幾年,希望癌症不是發生在孩子身上,或讓疾病因此消失。

四、 抑鬱階段:理智上的理解,造成心理層面的失落和矛盾,因而引發生理症狀,如:失眠、厭食、行動遲緩等。

理智上更認清事實了,但心理上,依舊無法接受。因此,在心理上出現抑鬱以外,也會有生理上相關的症狀產生。但這個階段同時也顯示出個人正開始「認清」事實,較有機會面對與處理。

五、 妥協和接受階段:了解人生不可避免的際遇,因而重新適應生活,學習與疾病共處。

上述五個階段,並沒有一定的規則,並非每個人在經歷生病期間都從一走向五,也並非只是單向性的,有些人可能會跳過一些階段,直接經歷抑鬱階段或其它階段。在不同階段之中反覆來回的情況也很常見,且這些過程的轉換都需要一些時間,好比哀傷的時間可能會持續六個月、一年,甚至更長,因人而異。

不論歷程如何,認識這五個階段可以協助我們理解自己的狀態,知道自己可能正在從拒絕面對事實走出去,開始找尋宣洩出口,準備面對,甚至即將有機會處理自己的疾病議題。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是這樣,自己並不奇怪。

認識這個過程,有時候也能協助旁人更理解自己,知道這些歷程有其必要性。因為我們都需要被聆聽、陪伴、尊重,並給予足夠的空間來自我調適。

 

學習放手,被人照顧不需要自責

在華人文化中,很多人自小就養成凡事先檢討自己的習慣。一旦我們做不到他人給的標準或期待時,便容易產生自責感受。例如,過去常聽到「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雖不無道理,但也讓許多人在面對「受」的時候,不禁產生罪惡感。罹病後,對旁人無微不至的照顧感到自責;發現自己關注自己勝過關注別人,感到自責;照顧過程中,一旦造成他人的不便,也感到自責。

如果你常常被自責追著跑,那不管在練習與疾病共存、和正念上,一定會困難重重,因為你根本無法真正接納自己各種狀態。顯然,在你的內在中,有許多不知道從哪來的標準,告訴你「這個不應該」、「那個不可以」,即便你不知道是不是正確、也不一定喜歡,那些聲音似乎擁有龐大的力量可以影響你的一舉一動。這些就像是住在內心的施暴者,經常不留情地對你「施暴」。

在生病的過程中,人生的很多功課會在這個時刻冒出來,有些是經年累積的問題、有些是因為生病才面對到的議題,當習於作為照顧者的人成為被照顧者,在這個階段的功課就是:學習自我照顧、學習放手讓他人付出、學習大方接受幫助。

 

當心「悲觀」,癌症惡化的主因

負面想法常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它綁架我們,讓我們看不見這些想法以外的可能性。

這些想法,就像是大腦中的一種解讀模式,一旦開啟,就會以此模式解讀各種事件。好比在大腦中內建一個「不被愛」的悲觀模式,開啟之後,就能把各種事件放在不被愛的情境中。即使在面對非常愛我們的親人,也會不自覺地先把他們想成不愛我的人。

同理可證,面對癌症的某些心態和想法上,也常不自覺地被悲觀模式牽著走。這不僅影響心情以及與他人的關係,甚至可能影響癌症治療的效果。為什麼說會影響癌症治療的效果?因為身心一體,相互影響。

曾聽聞一個有趣的心理實驗,研究者透過評估心理壓力量表,將受試者分為好心情和壞心情兩組,再給予事實上並非感冒病毒的溶液。結果,將近一半的壞心情受試者後來都感冒了,而好心情組的受試者則很少有人罹患感冒。

從這個有趣的實驗即證明,心理狀態的確有可能影響疾病,它可能是心理直接影響生理,也可能是因為心理狀態不同,而產生的行為差異,間接影響健康。

舉這個例子,是希望大家覺察自己的傾向,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種悲觀的心態,然後加以修正。要記得,問題形成的原因,一向是多元且長期累積的結果,有可能是自己本身導致,也可能是他人或情境因素所導致。即使生病,也可以在生活其它面向中,找尋意義和快樂。這是許多病友,像是抗癌鬥士們都可以親身作證的。

另外,未來是無可預測的,既然無可預測,我們就要學習區辨事實和想像,「未來永遠都不會好了」這句話,只有生病是事實,但「未來永遠是怎樣的」卻都是想像。我們要引導自己的認知多一點停留在事實中,避免陷入太多的想像與擔憂。

畢竟習慣的模式造就我們看見的世界,大部分的事件,都是一個銅板兩面解釋,端看我們的視角從哪裡出發。

 

你也開啟了內建悲觀模式嗎?

癌友的悲觀常常分為以下幾個面向,不妨耐心地回顧一下,自己在面對疾病時,是否容易被「悲觀模式」影響呢?

一、 容易認為罹病是自己的問題,所以不斷自我責怪,覺得自己沒用、沒價值。

二、 容易將問題擴展到全部的生活面向中,例如曾有較悲觀的病友說過:「一旦生病,我的生活已經沒有其它意義和快樂的可能了。」

三、 最後一種,會想像未來永遠都不會好了,即使知道未來是無可預測的,也認為問題是永遠的。

回想看看,自己是否有上述的一些情節,是否常被這些負面感受驅動,影響心情?如果上述三個問題中,有任一個答案為「是」,就代表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開啟了內心的「悲觀模式」。

 

不要一直問做什麼,先好好地「存在」

我個人非常喜歡一本書,叫做《認識不夠好的自己:從紛擾生活中找回平靜的正念練習》。書中提到了一段想法,我想跟大家分享。

作者提及,現代生活整天都在詢問「做什麼」,像是「你今天做了什麼?」、「晚上做什麼?」、「週末要做什麼?」、「你現在在做什麼?」,為了達到那個「做什麼」的目標,我們搭火車、巴士、汽車出門時,一旦碰上塞車或大排長龍而無法快速抵達目的地時,挫折感油然而生。也會為了節省時間,慌亂忙碌的吃飯,沒有時間停下來跟親友好好說話、享受美食。我們甚至同時處理多項工作,一邊跟朋友聚會,卻不一定跟對方有眼神的交會,也不融入周遭的環境和人事,只是盯著手機看。

而正念提醒我們去學習「存在(to be)」,而不是「做什麼(to do)」。

所謂的「存在(to be)」指的是:行走、觀看、聆聽,能去感受空氣、光影、景色、自然、建築物與人。也許只是靜靜地坐著,坐在花園裡,觀看花朵、天空、蟲子、白雲、寵物,凝視溪水的流動、海水潮起潮落;又或者是早上醒來時,別急著從床上躍起,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擁抱孩子和愛人,把寵物放在膝上,躺在陽光底下,閉上眼睛、呼吸……,體驗這個「存在」本身的意義,就是活在當下這個時刻。

我認為感受存在時,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態,是「允許」自我照顧,你不會因為自我照顧而自責、不會因為自我照顧而認為自己是自私或浪費時間,同時,你要相信自我照顧是一件重要的事,甚至勝過其它工作或角色。

聽起來還是很抽象?該怎麼做?以下提供大家一些方法。但在這之前,不妨先沉澱幾分鐘,想想自己是否認同、理解上述說的這些心態。一旦真心接受,不論你今後尋求何種紓壓方式,才有可能達到實質上的效果。

一、 建造專屬於個人的時空:清理雜物、走向大自然、閱讀、良好睡眠習慣、舒展拉筋、園藝、體力許可的旅行和運動等。

二、 生活中刻意創造快樂的事:走一條平時沒走過的路徑、進入麵包店聞聞麵包香氣(即使你注重健康,根本不吃麵包)、買一個小禮物送給自己、對重要他人進行人生四道(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做一點點幫助別人的好事、善事等。

三、 內在對話和感恩:時不時與自己的心靈和身體說說話、專注呼吸和放鬆、感恩生命中的人事物等。

我在小筆記本中曾經寫下一段話:「最終,只有三件事情重要――我們活得好不好、愛得夠不夠、學會放下與否。」這是美國內觀禪大師暨臨床心理學博士傑克.康菲爾德的分享,教我們在審視自己的生活時,以此三件事作為目標,提升內在能量和自我照顧。現在我也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