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Esophageal Cancer)

食道是一條由外層肌肉及內襯黏膜構成的中空管狀構造,長度約25公分,由咽部往下連接至胃部,主要功能為將食物從口咽送往胃部。食道癌的形成大多是食道管腔內襯黏膜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化病變後形成「鱗狀細胞癌」;少部分由食道下段與胃之間的「腺體細胞」癌化病變後形成「腺癌」。在台灣,鱗狀細胞癌在食道癌病理分類中佔大多數(約90%),致病原因和抽煙、喝酒、含亞硝胺之食物、過熱的飲食、食道曾受腐蝕傷害有關;而歐美常見的食道腺癌,在台灣並不常見(小於10%),成因則可能和肥胖、胃食道逆流有關。

根據國民健康署103年所發布的台灣地區癌症登記年報,每年約有2200名新診斷病例和1500名死亡個案,患者大多數為男性(男女比高達16:1),食道癌為男性第7好發的癌病、女性則排第24名;而其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更竄升為第5名、女性則為第21名。

症狀

食道癌在發生初期因食物尚能通過,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至晚期,食道腫瘤持續變大造成管腔狹小阻塞,而出現吞嚥困難症狀。在臨床上,90%以上食道癌的病人最早發現的症狀為吞嚥困難以及體重減輕,大多數病人在吞嚥時會感到食物卡在喉部至上腹部之間。食道癌的症狀還包括吞嚥疼痛、食物逆流、心窩灼熱感(胃酸逆流)、胸骨後面疼痛或上腹部疼痛。食道癌發展至晚期,則可能會出現食道出血、吐血、解黑便,以及因食道氣管瘻管引起的咳血、咳嗽等症狀。腫瘤侵犯到鄰近的主動脈或大血管,甚至會發生大出血的嚴重狀況。若轉移至遠端部位會表現不同的症狀: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會表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轉移到肺部,會表現出咳嗽、胸痛、咳血,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轉移至骨骼,會出現骨骼疼痛的症狀;轉移至肝臟,可能會出現黃疸、腹脹、腹痛等症狀。

食道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病患出現吞嚥困難、體重減輕症狀就醫時往往已是局部晚期或已有遠端轉移。因此,若持續出現上述食道癌的症狀,建議至腸胃科或耳鼻喉科等相關科就診,以便早期發現癌病並儘早治療。

診斷

懷疑有食道癌的病人須接受仔細的病史問診、身體檢查。通常醫師會安排食道鋇劑吞嚥X光攝影、食道內視鏡檢查以確定原發食道腫瘤病灶位置並可做切片檢查;對腫瘤做病理切片檢查則是確定惡性腫瘤病理細胞診斷的重要依據。
若已經病理確診為食道癌,後續安排食道超音波可以評估腫瘤侵犯深度以及食道周圍是否有異常淋巴結。支氣管鏡則是評估食道癌是否已侵犯至附近的氣管、支氣管。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全身骨骼掃描、正子掃描攝影等檢查可以評估腫瘤是否侵犯周圍心臟肺臟、出現遠端淋巴及器官轉移。

治療

食道癌依據腫瘤侵犯的深度、周邊淋巴結侵犯的數目、遠端器官是否轉移等,可分為一到四期。

針對第一期的局部早期食道癌,首選的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治療方針為根治性切除腫瘤。若腫瘤侷限在表淺的食道黏膜層可接受「經內視鏡黏膜切除」腫瘤,不必開胸手術;若腫瘤侵犯至食道黏膜下層或更深,就必須做「開胸手術」,切除食道腫瘤及重建。

第二、三、四期的局部晚期食道癌,根治性治療方針以「合併手術、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為首選,治療原則以外科手術根治切除為主,合併輔助性術前或術後的放射治療加化學治療為輔,合併治療比單一治療有較好的疾病控制率及存活率。

無法接受手術或是晚期食道癌患者,以接受「同步放射治療加化學治療」為控制疾病較佳的選擇,同步放化療後仍有機會改善症狀及提升存活率。
目前針對食道癌的放射治療設備較以往傳統二維放療技術已有長足的進步,有「三度空間順形」、「強度調控」、「影像導航」等先進放療技術,可精準給予腫瘤區域較高的放射劑量,同時達到減低周圍正常組織副作用的效果。

預後

食道癌的預後不佳,最主要原因是不容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病患就醫確診時往往已是局部晚期或已有遠端轉移。台灣食道癌的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2-15%,僅稍高於十大癌症中預後最差的肺癌(五年存活率10-13%)。

食道癌五年存活率分別為第一期60~70%、第二期40%、第三期20%、第四期小於5%。因此,民眾若有疑似食道癌的症狀需儘早就醫,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提升食道癌的控制率與存活率。

高危險因子及預防

目前已知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有下列數種: 抽煙、喝酒、檳榔、含亞硝胺之食物(醃漬、煙燻食物)、過熱的飲食、食道曾受腐蝕傷害、食道弛緩不能(吞嚥功能疾病)、肥胖、胃食道逆流等等。而其中抽菸、喝酒同時也是頭頸癌(口腔癌)的高危險因子。

長期飲酒,尤其是烈酒,除了剌激口腔、咽喉、食道及胃部黏膜造成急慢性發炎外,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也具有動物致癌的特性,再加上酒精本身也是一種不錯的溶劑, 因此會造成致癌物質的吸收或深入組織。近年來國人男性口腔癌與食道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皆有增加的趨勢,而這兩種癌症與菸、酒和檳榔等行為皆相關,曾有本土的研究指出吸菸又喝酒,罹患食道癌的機會是未曾吸菸和喝酒者的20倍;若針對同時有喝酒及嚼食檳榔習慣者,罹患食道癌的機會為不具有此兩種習慣者的31倍;若同時有菸、酒及嚼檳榔者其罹患食道癌的機率為沒有這三種嗜好的人的79倍。

在預防食道癌方面,首先要避免上述的危險因子,少吃太燙熱之食品,尤其是不抽菸、不喝酒及不嚼檳榔更可預防多種癌症的發生。另外多吃蔬菜、水果、含維他命C食物等,可以降低食道癌的發生。吞嚥感覺異常雖然並非食道癌特有的症狀,若超過兩參週仍未消失,就應儘快就醫,以便釐清病因獲得正確治療。

《食道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我有喝酒或抽菸或嚼檳榔的習慣?    
我曾罹患頭頸(口腔)癌的患者?    
我曾患有食道弛緩不能的疾病?    
我曾經一位是受過食道侵蝕性傷害的患者?    
喜歡吃含有亞硝基胺的食物(如醃製、煙燻、含防腐劑)?    
我有熱飲的習慣?    
我吞嚥時有異物感、難以下嚥或疼痛?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是」者,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