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手腳麻疑中風 卻是肺癌搞鬼-[蘋果日報]


 

64歲陳女士去年5月右側手、腳不明原因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沒想到後來竟完全無法動,原以為是中風,檢查後確診為「晚期肺癌腦轉移」,僅剩6個月生命,醫師處方小分子高濃度標靶、搭配放射線等治療,腦部腫瘤縮小,病情獲得控制。醫師表示,晚期肺癌治療屬於「個人化治療」,目標改善病人生活品質,避免再因病症、治療帶給病患額外負擔、痛苦,同步也希望延長存活期,讓病患擁有更多時間。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癌症連續33年高居國人十大死亡的首位,新增人數排行第二位,死亡率卻居所有癌症之首,肺癌早期症狀不明,不是每名患者都有咳血或噁心、嘔吐、久咳不癒等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就醫時,多已是晚期,更近7成確診病患已達晚期,癌細胞甚至轉移腦部、骨頭、腎上腺、肝臟等遠端器官。

余忠仁指出,肺癌腦轉移發生機率為20%至30 %,近年臨床看到許多腦轉移的案例,醫界也針對此情形有越來越多的探討,腦轉移可能會讓癌友出現步態不穩、意識錯亂、語言失調、複視等情形,癌友應規律就診。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晚期肺癌治療屬於個人化治療,目標在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同時延長存活期,包含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等皆是治療方式,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病友,可評估考慮採用標靶藥物治療,針對特定致病基因作用,使用合適的標靶藥物。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表示,「早期檢測、正確醫療、杜絕菸害及危險因子」,建議年齡在55歲到74歲、仍在抽菸或已經戒菸未超過15年;抽菸史大於或等於 30包年(每日抽菸包數X抽煙年),應與醫師討論、定期篩檢,早期發現、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