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021 第十五屆抗癌鬥士 我要活得比過去更精采


 

十位抗癌鬥士的感人故事亦集結成《我要活得比過去更精采》一書同時於今天發表。在抗癌藝術家 -- 阿布布思義以生動有趣的插畫,重現罹癌後內心的真實世界,解鎖癌友真心話: 「從來沒中獎過,這次為什麼是我中了癌症這個大獎?」、「醫師說的我都聽不懂,誰可以幫幫我?」、「親友們的為我好,已經壓得我喘不過氣」…那些與癌共處的點點滴滴,搭配深入淺出腫瘤醫療專家們的專業建議,幫助癌友戰勝心障礙。

 

特別感謝:

「第15屆十大抗癌鬥士」評審委員: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 彭汪嘉康院士|執行長 賴基銘|副執行長 蔡麗娟|中華民國肌內效協會理事長 簡文仁|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理事長 溫信學|三軍總醫院社工師暨諮商心理師 蔡惠芳

《我要活得比過去更精彩》各界專家顧問:馬偕醫院榮譽主治醫師、馬偕學校財團法人董事長 賴允亮|臺安醫院公關、資深護理師 謝彩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李岡遠|病友專家 星希亞|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雙和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趙祖怡|捌捌陸食室共同創辦人、營養師 蘇湘雯|亞洲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方嘉琦|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淋巴水腫中心個案管理師 林佳佑|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不孕症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 尤星策|長庚體系中醫醫療發展召集人、基隆/林口/台北/桃園長庚醫院中醫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黃澤宏|萬芳醫院癌症中心顧問醫師、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 賴基銘教授|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護理師 曾雅欣|諮商心理師 史莊敬|護理師 張維純

附件一:第十五屆十大抗癌鬥士簡介

 

 

「截」後重生,突破身體囿限的追夢者

李欣恬/21歲/惡性骨肉癌 (2014年確診)

和往常一樣,與朋友前往音樂課的途中,她突然指著我的腳:「妳有大小腳耶!」這一檢查,發現一顆十二公分大的腫瘤,確診惡性骨肉癌,這一年,我才十三歲。
我本應該在學校上課,卻因半夜高燒而掛急診;當我應該要如火如荼準備期中考時,卻因為X光檢查出現不明小白點而寢食難安。

進行截肢手術前一晚,我拿著筆在左腳寫下:「謝謝二十年的陪伴,辛苦了。」正式向我的左腳道別。

與病魔對抗的七年間,我從少了左腳而鬱鬱寡歡,到後來學會用「樂觀」面對人生,這些從他人身上得到的力量,我也想分享給更多人

 

為幽谷帶來曙光,找到生命價值

李宜璇/38歲/癌 (2017年確診)

我是重症加護病房的護理師,為了病患的生命與死神拔河十多年,同時也是一位小腦腫瘤和乳癌第三期的患者。    

我深知生命無常,也明白能夠活著已是彌足珍貴的事,但當我面臨這些考驗時,才知道維持日常是如此困難。

對我而言,工作是生命的價值之一,我不想只是擔任「媽媽」、「癌症病友」的角色,我更喜歡自己是位護理師,所以我不打算停止這份使命。
除了在工作時提供專業的護理諮詢之外,在病友群組內,我也扮演著相同角色,協助病友勇敢面對療程,讓生活回歸日常。

 

從天墜落仍奮力站起的勇者

林子閎/41歲/鼻咽癌  (2016年確診)

「我不抽菸、不喝酒,而且定期運動、早睡早起,為什麼癌症還會落在我身上?」「還沒有讓爸媽無憂無慮享清福、事業正要起步、期待的婚禮和我的未來……。」我的夢想正要起飛,正準備要衝刺,而上天著實跟我開了一個大玩笑。

於是,我放棄了出國工作的機會,但我不打算放棄能到外面世界看看的願望,仍然接受各國的邀請,在歐洲與新加坡進行短期工作。
罹癌前,我已投入研究癌症新藥開發,同時也參與幾次慈濟捐髓小組,救助血癌病患,更曾經透過骨髓捐贈系統,成功救了一位母親,沒想到幾年之後,我也成為了被救助者。

 

 

展開生命喜顏的做工人

永安/56歲/頰黏膜癌 (2014年確診)

如果時光能重來,我希望可以回到十八歲的時候,告訴當時的自己不要嚼檳榔。

嘴巴忽然無法正常開闔,後來又因為嘴破久久不癒的傷口感染,導致右臉頰腫了起來,「從報告來看,是右頰癌,要趕緊手術治療才行。」右頰癌四期,醫師的宣判讓我感到晴天霹靂。

因為腫瘤太大,切除右邊臉頰後,取了大腿肉、小腿骨和骨板盡量補足凹陷,清醒後,看著腫得跟豬頭一樣的容貌,試著想開口說話卻無法輕易辦到,一張嘴口水

就無法控制地滴落……,看見這樣的自己,心裡真的好絕望……

 

與肝癌共處分享之路不再孤單

苡寧/29歲/癌  (2014年確診)

一次例行的B型肝炎追蹤,讓我成了癌症患者,十分之一的肝臟及膽囊被摘除,八公分的L型疤痕就這樣留在肚皮上。

我永遠記得確診那天,從醫院返家的路上,在我面前從沒掉過眼淚的爸爸,哽咽地說:「不要擔心,不管花多少錢,我都會把妳醫好。」
手術後,經歷了哭求護理師增加嗎啡劑量、右側腹肌斷裂、左邊腹肌要撐起全身用力過度導致抽筋,連起身都痛得尖叫的日子,不服輸的我,隱瞞病情投入職場,成為社會新鮮人。

「停下來,放寬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這句話很難安慰到我,畢竟我才剛畢業,什麼都還沒有開始,就要停下來,真的很沒道理,也很殘忍。

 

谷底展翅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陳紹軒/23歲/何杰金氏淋巴癌  (2018年確診)

還記得,大學二年級的暑假,某次洗完澡後,裸著上半身,媽媽疑惑地問:「你的脖子怎麼腫腫的?」

被告知確診的那天,我坐在診間裡,耳鼻喉科醫師從電腦螢幕移開視線,轉向我:「你這是淋巴癌,接下來我會幫你轉診到血液腫瘤科,好好治療就會好的!」故作鎮定的我,只是點了點頭。
「什麼是淋巴癌?」、「為什麼是我?」、「我才剛通過日文檢定,終於有機會實現出國的夢想……。」千頭萬緒塞滿我的腦海。
罹癌初期,因為情緒的衝擊,加上化療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身心俱疲的狀況下,我常常陷入負面情緒中,什麼都不想做、做什麼都覺得沒意義,當時的我也不懂得向他人分享內心的感受,只是自己壓抑著,日積月累下,情緒也瀕臨崩潰邊緣……

 

微弱之光,也能照亮黑暗

黃素春/58歲/乳癌、肺腺癌  (2007年、2020年確診)

四十五歲罹患乳癌,八年後,換小女兒罹患骨癌;五十七歲的我罹患肺腺癌,半年後,小女兒罹患血癌……。如今,我已經五十八歲,本是享清福的年紀,卻已與死神博弈數回。

作為一名專業彩妝師,四處奔波、日夜顛倒的生活是家常便飯,有天意外摸到右邊乳房小腫塊,檢

查後確診乳癌零期。

正值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的人生巔峰,卻遭逢巨變,令我措手不及。一蹶不振的我,埋怨上天的不公:

「我還要陪伴孩子們長大啊!為什麼是我?」

當我努力了好久,找回生活的動力,沒想到正值青春年華的小女兒,在十九歲那年被診斷出骨癌看著女兒的無助,想到她正經歷著我曾經歷過的,不免開始自責,「是不是我的關係,她才會生病?」

 

逢凶化吉,傳承生命的熱情

蔡勝進/72歲/肺腺癌  (2016年確診)

在教職服務二十九年,退休開始從事志願服務,每天晨泳從不間斷、登頂了五十座百岳,還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東西大縱走一日行的紀錄保持人……。

「這樣還會罹癌?」許多人聽了我罹癌前的生活都這麼問,不只他們訝異,我自己更是無法理解。

「或許老天爺認為我的人生經歷不夠精彩,想要給我一次體驗成長的機會吧!」所以,儘管心中有再多疑問,很快就放下負面情緒與困惑,坦然面對罹癌的事實,勇敢面對接下來的治療。

治療期間,不管是藥物的效果,或是副作用的緩解,難免需要等待,過去急性子的我曾感到難熬,

但經過多次的磨練,現在已經學會放慢腳步,找到自己的身體也能夠跟上的節奏,不疾不徐、充實的生活

 

未知人生,活出生命的精采

蔡賢祥/55歲/大腸癌 (2016年確診)

開始發現身體出現問題,是因為腸胃道消化不良、容易脹氣,服用腸胃備用成藥後,狀況仍未消除,漸漸地,狀況愈來愈嚴重,從腸胃脹氣到間斷性絞痛,最後因胃脹氣而吐出胃腸液後,被家人強送至醫院掛急診後,「你已經大腸癌三期了!」醫生看完檢查報告說。

得知罹癌的時候,心中不免感到錯愕,但因情況危急,在確診當下就進行手術,讓我沒有多餘的時間恐慌,也沒有多餘的精力怨天尤人。

一個月後,我也接著開始漫長的化療,那是我最痛苦的時候,當針劑一插入血管,隨即而來的噁心感,腸胃不正常蠕動、手腳末梢神經發麻,打完針劑,更要面對藥物的副作用,口腔黏膜破裂、食不下嚥早已是家常便飯。

 

癌後重生繁盛生命的榮光

謝榮光/50歲/舌癌 (2012年確診)

十八歲那年,偶然發現舌下有小白點,但我仍然仗著年輕,不願就醫。二十歲那年兵役體檢,醫官發現小白點後提醒:「要去醫院做個檢查。」雖然嘴上說好,卻馬上將這件事拋在腦後。

直到四十二歲那年,與太太到日本旅遊,海鮮大餐中的帝王蟹腳不偏不倚就插在那白點上,讓我痛得無法入眠,傷口也在幾天後逐漸變得嚴重,甚至潰爛。

「你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了。」接受檢查後,醫師冷不防地說。

因為對麻藥有抗藥性,遲遲無法進行手術。於是麻醉師拿了麻醉同意書讓我簽名,並說:「這次麻醉藥劑量較大,會有癱瘓的風險,也可能再也醒不過來。」

雖然曾經想逃避治療,但我並不想讓年邁父母面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也不願讓妻小成為孤兒寡母,所以鼓起勇氣,簽下了同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