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大腸癌病患7成無家族史 但隨時有機會攔截


 

大腸癌病患7成無家族史  但隨時有機會攔截

「加油完隔天發現才中油降價、知道百貨週年慶有特價卻沒跟上,這些事大家一定覺得很可惜,但其實都不會要人命。可是大腸癌篩檢能攔截八成的癌症,大家卻不願意做。」每年做超過1500例大腸鏡的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邱瀚模在《康健雜誌》「2017癌症趨勢論壇」上說完,全場觀眾聽完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2006年開始,大腸癌發生人數位居癌症排名之冠,50歲以上成人,如果從來不接受任何篩檢,平均每20人就有一人會罹癌。但其實,大腸癌也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

原因是腫瘤生長速度慢,從 最初的小腺瘤演變到需要開刀化療的腫瘤,至少要5~10年的時間,病人隨時有機會攔截癌症 ,積極治療。再加上現有篩檢方法鑑別度高,美國大腸癌死亡率與發生率的下降,推估有一半可歸功於大腸鏡、糞便潛血等檢查。

不過,國人對大腸癌檢查態度消極,直讓醫師大嘆可惜。

關鍵一、糞便潛血檢查陽性 就該做大腸鏡

「糞便潛血檢查方便又便宜,結果大家反而遲遲不去做,」邱瀚模說,國內接受大腸癌篩檢的比例很低,且不少民眾檢查結果為陽性,卻認為是吃紅肉、胃潰瘍、痔瘡造成的偏誤,拒絕進一步做大腸鏡。

但邱瀚模說,其實糞便潛血檢查的專一性比大家想的高,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擾,能攔截高達八成的大腸癌,兩年後規律做一次,還有機會再揪出兩成的漏網之魚。

連唯一比較可能混淆的痔瘡,也要考慮到兩者同時存在的可能性。邱瀚模提醒,民眾常認為自己沒有家族史,罹癌機會低,但邱瀚模說,根據統計, 國人七成大腸癌病人都沒有家族史 。且隨著環境中持續增加的危險因子,如吸菸、高脂肪、高齡化,國人罹癌率還在逐年持續升高中。

關鍵二、不好好清腸 大腸鏡等於白做

腸內愈乾淨,醫師看得愈準確。如果已經下定決心要做大腸鏡,清腸工作也不要馬虎。調查發現,清腸5-8小時後腸道最乾淨,超過這個時間,因小腸工作效率高,消化後的物質可能又會排到大腸。

邱瀚模也透露,做大腸鏡時也是評估醫療團隊的好機會。如果有家醫院對清腸的程序完全沒提醒,或者作大腸鏡時經常沒看完整個腸道就結束(應該要盡可能到盲腸),就要持保留態度。「連做檢查都馬虎,怎麼期待後續治療會用心?」

檢查後結果完全正常(包括良性的息肉),且生活型態沒有太大的改變,至少可五年後再做第二次。

若有1~2顆小於1公分的腺瘤,則5年後應該再做一次。

超過三顆以上的腺瘤,則3年後就該做一次。特殊情況下,如腺瘤體積非常大,也可能隔年就要複查一次。

關鍵三、治療不是是非題 

發現得了大腸癌,不要心急。早期發現的腫瘤,靠手術甚至內視鏡就能去除,且初期存活率高達93~100%。

很多人會問該用哪種手術方式,台大外科醫師林本仁說,其實大多數的情況下,三者都有效。差別沒有太大。唯非常靠近直腸、肛門的腫瘤,因骨盆腔區域手術較困難,醫師使用機器人手臂可能會清除的較徹底。但機器人手臂費用高達20萬,金額不小,病人做選擇時,也應該同時衡量經濟能力。「比較像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林本仁以客運、火車、高鐵比喻,哪種都能抵達目的地,差別在速度與病人舒適度。

關鍵四、做高端檢測前,先問對治療有多少幫助

第三期後,才需要使用化、放療,但愈後期的癌症存活率急劇下降。第五期甚至只有13%。這時候,有些人會希望考慮近年最新的免疫治療或基因檢測、循環癌細胞等更精準的醫療技術。

林本仁說,精準治療對癌友的意義還是提高存活機會。考慮任何方式之前,要問問醫師,檢測之後是否有相應可用的治療方式?並且經濟上自己能否負擔得起?若是評估結果能回饋到治療,才考慮花錢嘗試。

至於免疫療法,因為有反應的特定基因型別,在大腸癌第四期病人身上不常見,若末期的病人想要嘗試,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進一步做相關檢測。

關鍵五、與家人開口談抉擇 不留遺憾

論壇現場,正在接受化療的大腸癌友Amy也到場分享罹癌的心路歷程。「治療的每個關卡都在做抉擇,」治療初期,Amy每次與醫師討論完病情後,都會再上網去找相關的資料,但後來她發現資訊爆量,反而讓自己更加猶豫、舉棋不定。到了治療中期,她決定丟掉那些書籍,全心信任她的主治醫師。

藝人豬哥亮最近因大腸癌辭世,很多人感嘆當初他若選擇積極治療,或許不必那麼早跟家人道別。但看過各式各樣的病患,林本仁認為每個人面對生命的方式不同,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為何做這樣的決定。

十年前林本仁曾遇到一位從金門的老病患,因身邊老朋友都往生,也不想造成孩子負擔,得知罹癌後拒絕再做任何治療。「以前我會生氣,但如果時光倒回,我會建議他與家人開一場家庭會議。」

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在過程中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