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如何建立好的醫病關係(上)


 

如何建立好的醫病關係(上)

文/ 翁益強 主任 行政院衛生署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與安寧療護團隊

醫病關係 與您休戚與共

文明社會的「人際關係」逐漸為人們重視,而其中的「醫病關係」,更因為會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老病死過程, 而與大家關係匪淺。

現代人與醫生的接觸常始於出生;接續有預防注射、牙齒或眼睛、健康等定期檢查及保健、感冒、病痛或意外看診等陸續展開,隨著年齡漸長,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診所或醫院遇見不同科別醫師而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醫病關係。不僅是在當下對個人發生影響,隨著家庭成員及自己人際關係的擴增或改變,家人朋友所涵蓋之醫病關係也常常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及觀念等等。林林總總的醫病關係既然是醫療保健的重要環節,更因為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人類壽命的延長,深深影響到每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如何透過良好的醫病關係,開啟一個良善的循環幫助大家都有好的醫療照護,值得大家進一步探討。

良好醫病關係 有賴雙方共同推動

為了讓醫病關係都能往好的方向發展,除了配合提昇醫療專業及品質外,應從醫療工作人員加強心態調整、溝通及表達等知識及技術教育著手,另外,因為關係是互動的,社會上每一個人也一樣要學習如何以正確的心態面對這個特殊的關係,學習同理心溝通,掌握更好的溝通及表達方式,方有利於建立成熟、良善的醫病關係。

以癌症醫病關係為例,做好醫病關係首先要做好癌症醫療品質,沒有好的醫療制度、專業及品質做為後盾,是不可能有好的醫病關係的。所幸在目前政府衛生單位政策推動下,結合各科癌症醫療專業人員合作下,已建立癌症醫療分期治療指引、標準臨床癌症照護作業流程與專屬癌症個案管理師等制度,讓臺灣癌症醫療成果已經擠身為世界一流之林。但是有優良的醫療人員與好的醫療技術設備並不能保證有好的醫病關係。

關鍵在良好的溝通

因為並不是每個醫療人員都天生善於溝通,通常好的醫病溝通能力是需要花時間學習與靠臨床經驗的累積,有了溝通技巧及能力後,亦需要有意願、時間上有餘裕,方能與病人及家屬們深入地溝通,以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

為了幫助癌症醫療工作人員做好醫病關係,相關醫學團體這幾年特別於醫學教育學程中,規劃同理心運用與病情溝通等課程,期能提昇醫病溝通的效率,再配合運用醫療團隊力量,來推動舉行以病人為中心之家庭會議,希望能實質增進良好的醫病關係。

當然在癌症醫療工作人員努力學習醫病溝通來促進醫病關係的同時,希望癌症病人與家屬也可以學習基本的同理心溝通,與認識在現今臺灣癌症醫療制度下有那些管道可以幫助建立好的醫病關係,甚至以最壞的打算與最好的準備心態,完成每個人的「醫療自主計畫」,以備未來有機會建立最好的醫病關係。

同理心 良好溝通的基礎

人本心理學大師羅傑斯博士Dr. Carl Rogers 提出「同理心」的概念,表示「助人者」於聽完「當事人」的故事後,能夠設身處地的立場去了解並體會個案的受苦經驗。也就是說我們想幫助別人時,要有耐心聽完當事人說他的煩惱與不甘心,試著想像若我們是在同一情境下會有甚麼感受,並在當事人敘述中,適當地表達出來同樣的感受。

當我們耐心地同理後,可以幫助當事人(通常是病人)能從受苦經驗中成長,讓當事人自我更為圓熟,並使得其人際關係更為和諧圓滿。除了讓當事人覺得我們是誠心誠意的幫忙外,也因為我們是好的聽眾,讓當事人暢所欲言,可減輕其心理情緒上的困擾,也可能藉由協助當事人在敘述過程中,因整理自己思緒而找到突破困境之路。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