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萵苣的營養成分


 

 文/前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護理督導長  全秀華

2005/6/1 

     古早的千金菜,學名叫萵苣(Lettuce),因葉內含有乳白色汁液,在歐洲、印度又叫「乳草」。隋朝傳入中國,價值昂貴是當時士大夫才吃得起,固有「千金菜」名號。盛產期為十月~翌年二月,在種植過程中,萵苣不易生蟲,農藥及肥料用量也較少,老少咸宜,尤其是對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好,中國傳統認為,萵苣有清熱生津、利尿通便之功效。

萵苣的營養成分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記載:100公克的萵苣中,含有水分95%,熱量11卡,脂肪脂肪0.6公克,碳水化合物0.6公克,纖維0.8公克,維他命A 3300I.U.(國際單位),維他命B1 0.08毫克,維他命B2 0.11毫克,維他命B6 0.01毫克,維他命C 15毫克,礦物質含鈉12毫克,鉀220毫克,鈣34毫克,磷30毫克,鐵1.2毫克,鎂21毫克,鋅0.3毫克。另有維他命E、菸鹼酸、β-胡蘿蔔素、萵苣素、乳酸、蘋果酸、消化酵素、及微量的鹽和維他命K(凝血因子之一)

萵苣與癌症的關係

萵苣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他命A,是體內的抗氧化劑,具有維持上皮細胞結構正常、抵抗致癌物的侵入、延遲癌細胞的轉移、並可使正在變異的細胞轉為良性研究中發現萵苣含有芳香烴羥化脂,能分解食物中的亞硝酸胺、防止癌細胞的形成。此外,其中所含的酵素、鎂元素、維他命B1、B2、B6及C,能緩和病人化療、放療時的副作用,且另可改善口乾舌燥、增進睡眠品質、緩解末稍神經麻痺等功效,日本人特別喜愛此菜,並列為抗癌蔬菜之一。

萵苣與其他疾病的關係

萵苣有促進利尿、改善心肌收縮、體內電解質平衡的維持、幫助牙齒及骨骼的生長、甲狀腺生理功能的維持、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所含的有機酸、酶、有機鎂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維他命K可幫助傷口結痂、減少出血量。因折斷萵苣之葉梗可見白色乳液而又名「乳草」,其漿汁具有催乳的作用,若孕婦多食可促進胎兒健康且可增加泌乳量。

萵苣的吃法

  • 蔬菜汁:萵苣、鮮黃瓜、紅蕃茄等適量打成汁飲用,可保健防癌。
  • 可與豬皮、鵝血、豬血、豆腐、黑木耳、山藥、胡蘿蔔、綠豆芽、香菇等適量的搭配,不但可開胃、增加食慾,且可防癌抗癌。
  • 癌友在放療、化療時期,可將新鮮萵苣莖部洗淨去皮,生吃或以熱水燙過再吃,均可改善口乾舌燥的問題。
  • 生食:以麻油或蒜頭醬油涼拌、盤襯、蔬菜沙拉、三明治等。
  • 萵苣炒肉片:先將肉片炒熟,再加入洗淨的萵苣即可,味道鮮美清脆可口。

萵苣的選擇、保存與清洗

選購時,以莖葉鮮亮油綠、不枯焦、不抽苔、葉無斑點、腐爛及水傷等為主。新鮮的萵苣在陰涼通風處可放置2-3日,冷藏則可保存一週左右。萵苣通常較不易長蟲、農藥用量也較少,以清水沖洗、漂洗或切碎再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