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棘手的壺腹癌!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文/曾雅欣  台灣癌症基金會護理師

前言:

     去年因為前駐泰國代表李先生與長年關注兒童人權的兒童文學作家幸女士皆因罹患壺腹癌病逝,原本是國人陌生的「壺腹癌」一時成為熱搜的名詞。在台灣,每10萬人約僅有0.3~0.46人罹患壺腹癌,屬於少見的癌症,若早期診斷,術後五年存活率可至60%。本文將概述「壺腹癌」的診斷與治療,以增進讀者對此疾病之認識。

解剖生理與功能:

    壺腹藏在消化道裡,位置就在胰管與總膽管最末端兩公分之接合處,開口於十二指腸壁。胰臟分泌的消化液與肝臟產生的膽汁在此匯集流入十二指腸,以幫助消化。

    壺腹處有個括約肌的構造,名稱為歐迪氏括約肌(Sphincter of Oddi),平時是關閉的,以避免腸子裡消化的食糜逆流到膽道、胰管。進食過程中因為神經與荷爾蒙調控作用,這個括約肌才會放鬆,讓膽汁跟胰液流入,進行後續消化動作。

                                  

(圖片來源: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好發族群與危險因子:

    壺腹癌是較少見的癌症,發生率低,因為初期沒有症狀,常常都是在出現明顯的症狀後才確診,已接近晚期,而壺腹癌也好發於6、70歲以上的年紀。

    近年來國人普遍都有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所以在腸胃內視鏡檢查時,有些醫師也會特別檢查壺腹部位是否有異常,就可以提早發現病變,因此被診斷的年齡層也相對較年輕,3、40歲都有可能,期別也會比較早期。

    目前並沒有研究發現壺腹癌相關的危險因子或飲食傾向,亦無確實證據顯示好發於哪些族群。但有研究指出,有「家族性瘜肉症」者,因為全身的消化道容易長瘜肉,相對也容易在壺腹上長出腺瘤,而約有7成的壺腹癌是由腺瘤惡化成為癌症病灶,因此當發現壺腹腺瘤時,建議要切除,而定期接受腸胃鏡檢查也是必要的。

症狀:

    壺腹是一個小的構造,位置很難發現,初期症狀與一般的腸胃不適很類似,所以也容易被忽略,例如:肚子脹、上腹或右上腹處悶痛、噁心嘔吐、腹瀉、胃口變差、體重減輕。當腫瘤漸大塞住胰液跟膽汁的出口,就會出現黃疸,大約七成的患者都曾出現黃疸的症狀。

  隨著疾病進展,可能會有灰白色糞便、胰臟發炎、疼痛加重輻射到背部等症狀,甚至若侵犯到十二指腸附近的腸壁,就有可能出現腸胃道出血的情形。

 

診斷方式:

    最初可使用腹部超音波做為診斷工具,若顯示膽道、胰管擴張,則可透過內視鏡逆行性膽胰攝影,或經皮穿肝膽道攝影、核磁共振膽道胰管攝影等,都是協助確定原因的檢查方式,另外腹部電腦斷層,亦可提供是否有淋巴結或遠端轉移的證據。

    腫瘤指數血清腫瘤標誌---CEA及CA19-9是最常使用的壺腹腫瘤標誌,可以作為診斷參考。

 

壺腹癌的分期:

第一期:腫瘤侷限在壺腹處,沒有淋巴結或遠端轉移

第二期:腫瘤侵犯至十二指腸腸壁,或侵犯胰臟小於兩公分,但沒有淋巴結或遠端轉移

第三期:已有淋巴結轉移,尚未遠端轉移

第四期:腫瘤侵犯附近器官超過兩公分以上,或腫瘤已遠端轉移

 

治療方式:

    壺腹癌有效的根治性治療仍是透過外科切除腫瘤,長期存活率相對較高,其標準術式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除了切除腫瘤外,亦包括總膽管、膽囊、胰頭、十二指腸、部分的胃與侵犯的淋巴,再將小腸與殘存的膽道、胰管、和胃做出新的接口,手術困難且費時,術後也可能出現併發症,例如吻合處滲漏。近幾年醫療不斷進步,也嘗試將幽門保留,不僅手術時間縮短,消化及營養吸收也較好,存活率也跟傳統手術相當。

    如果是屬於高風險,或初期就被診斷發現的壺腹癌,也可以接受局部切除術。至於接受哪一種手術還是需要看整體侵犯的範圍與病人狀況而定。如果評估不適合手術,也可以在壺腹與12指腸處裝上支架,或經皮膚引流膽汁,以減少膽汁淤積、引發感染,做為暫時性的緩和治療。

   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則可以用在晚期無法手術或術後輔助治療,但目前對於提升存活率的助益仍是有限,而免疫治療也還在試驗研究當中。

 

結語:

    雖然目前醫學上對於壺腹癌的成因尚未有定論,也較難早期發現,但是國際抗癌聯盟(UICC)提出:「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癌症死亡個案,都可以經由日常生活的預防、早期篩檢及早期治療得以避免」,也正是切合本會長期推廣的「全民練5功」健康生活型態,只要做到蔬果彩虹579、體重控制、規律運動、遠離菸檳及定期篩檢,就能減少60~70%的癌症發生率,大家一起來練5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