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遵從醫囑可長期存活,高危族群應積極治療 


 

文/林口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 郭明宗

白血病一般又叫做血癌,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簡稱CLL)主要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由於早期的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在健康檢查後才發現,治療原則以「無症狀者定期追蹤;有症狀者介入治療」為主。

 

 ღ CLL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ღ 

白血病是源自骨髓的一種惡性疾病。骨髓中常有不正常的白血球過度增生,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目可能增多、減少,甚至可能正常。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常有貧血、白血球異常及血小板不足的情形。

臨床上對於白血病,依照臨床症狀及病程分成「急性」(acute)」白血病,主要是原始、不成熟的細胞出現癌變,病程進展迅速,患者需積極治療,否則短期內會出現嚴重的症狀甚至死亡;「慢性」(chronic)白血病,主要來自於成熟細胞的癌變,病程進展緩慢,很久才會出現問題。

白血病又可依照細胞種類分成「淋巴性」(lymphoid)與「骨髓性」(myeloid),所以大致區分四大類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LL)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根據2019年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年度報告顯示,初次診斷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者共計237人,占白血病發生個案數的9.07%。CLL好發於6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細分為慢性B細胞淋巴球白血病(主要)、慢性T細胞淋巴球白血病(非常罕見)。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人相對少,但是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確診個案逐年上升的原因不明,可能與外在環境因素及診斷技術的進步有關。


 ღ 多數CLL患者在早期是無症狀 ღ 

大多數的CLL患者在早期是沒有症狀的,經常是在健檢時意外發現白血球過高才被診斷出來。然而,一旦疾病惡化之後病人則開始產生許多臨床症狀。這些症狀可分為幾大類。

1. 骨髓衰竭症狀:由於CLL是源於骨髓的惡性病,一旦惡化時,骨髓功能會受到影響,病人經常出現紅血球,正常的白血球(中性白血球)下降及血小板低下,因而導致貧血症狀(疲憊、倦怠、力不重心),感染及出血症狀。

2. 免疫系統失調及異常: 淋巴球與身體的免疫系統及抗體的產生有關,一但癌化之後,則可能會出現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紫斑症等;因無法產生合適的抗體,則容易受到感染。

3. 淋巴增生所產生的症狀:病人會出現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等情形。當然病況嚴重的話也會出現癌症患者常出現的體重下降(半年內下降10%以上)、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及夜間盜汗等臨床症狀。

 

 ღ 治療準則為「無症狀者定期追蹤;有症狀者介入治療」ღ 

CLL除非患者能接受副作用極大的異體幹細胞移植,否則目前醫學界的認知此病是無法治癒的疾病,因此我們治療目標以延長病人存活期並維持生活品質為主。

治療原則主要是:「無症狀者定期追蹤;有症狀者介入治療」。病人在未出現症狀時先以觀察為主,若符合治療適應症條件,最好能進行基因檢測評估並依照檢測結果做進一步地治療。

無症狀者如果為低風險群的患者其中位存活期可超過10年,所以介入積極治療並非主要手段。由於患者的年齡都偏大,治療產生的副作用也是必須考慮,而且若是在早期就使用藥物的話,未來在藥物的選擇上也會有限制;所以,一但診斷為低風險且無症狀者只要固定追蹤即可。

曾有一名60幾歲長者,在10幾年前,醫師就發現其罹患低風險且無症狀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白血球在二至三萬之間,經過10多年的定期追蹤,目前仍是處在低風險期,於是患者每半年回診一次,將它當成慢性疾病來看待,至今仍與疾病共存。

中危險群的特徵是淋巴結及肝脾腫大,血色素及血小板數量尚可維持正常數量。部分CLL病患可能因為肝脾腫大,出現腹部或骨盆腔腫大。診斷上會綜合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包括:年齡、是否合併其他慢性疾病、是否合併貧血、紫斑等,來決定是否要進行相關治療,中位存活時間大約是7至9年左右。

高危險群患者的血色素及血小板數量開始明顯下降,影響身體造血功能,造成感染、出血等現象,需要採取積極治療,中位存活時間大約是3年左右。

因此認清疾病的本質、遵從醫囑、定期追蹤,追蹤期間一旦發現身體有異時,應立即就醫。

 

 ღ 治療進展:化學治療、注射型單株抗體治療、標靶治療 ღ 

傳統對於CLL的治療,會以化學治療(chemotherapy)為主;當化療效果不佳、無效時,才可以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但是這樣的治療方式也未與國際接軌。

根據2019年癌症登記年度報告顯示,初次診斷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者共計237人。調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個案首次療程部分,以接受化學治療者最多,占43.46%;其次為類固醇治療占(19.83%)、標靶治療(13.92%)、緩和照護(7.59%),然而未有首次治療申報紀錄佔51.05%。

染色體變異(chromosome aberrations)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重要的預後因子,其中具有第17對染色體短臂缺失(17p deletion)的病患通常較早出現症狀且預後最差。但是,目前對具有17p缺失CLL患者大多以靜脈注射的化療為主。

然而,目前國際上CLL的治療準則中建議如果CLL病人具有第17對染色體短臂缺失(17p deletion)的話,第一線治療應該以標靶治療為主,使用化學治療的病人預後反而不好。

標靶治療的出現,大幅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由於標靶藥物治療成績顯著,且亦有固定療程的標靶藥物可供治療選擇,可大幅降低長期用藥負擔,因此目前歐美CLL治療指引已趨向減少化療使用,例如針對高風險的病人是否可即早評估使用口服的標靶治療藥物,比起化療更為方便且療效更佳。

但考量台灣狀況及健保財務負擔,CLL標靶治療目前有健保給付的範圍-僅給付於二線且具有17p染色體缺陷的CLL患者。未來希望健保逐步放寬條件至第一線使用,如此能讓這群高風險的CLL患者免於接受不必要的化學治療,讓病人能改善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機會。

 

 ღ 將CLL視為慢性疾病,與疾病共存 ღ 

早期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多數是沒有症狀的,雖然好發於老年人,但由於病程發展緩慢,對於病人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採積極治療並不一定可以延長存活期,而且治療本身可能會引起其他不適的症狀。因此建議病人定期回診、而且平時應自我觀察,注意淋巴結是否腫大或是其他相關症狀。建議將CLL視為慢性疾病,認清疾病的本質與疾病共存,追蹤期間,若驚覺身體有異時,應立即就醫,醫師會依據病患疾病進展與個人需求來打造個人化的療程。

若有不安或疑慮時,可以尋求病友團體給予支持。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服務團隊提供完善的心理支持、疾病護理諮詢、營養諮詢等服務,讓病友們能即時獲得專業協助及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