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血癌


白血病(Leukemia)俗稱血癌,每年台灣血癌新診斷病例成人約1100人,發病的人數更有逐年增加之勢。白血病的成因是多重的,包括:基因突變(如唐氏症)、暴露於有放射線汙染的環境(如:車諾比爾核爆意外)、病毒感染、化學物品的刺激,以及體質的因素(癌基因的表現型)等。白血病又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其成因及臨床表現皆不相同。

急性白血病的症狀常以貧血、發燒及出血傾向來表現。約有四成的病人會出現身體多處皮膚的紫斑、點狀出血或牙齦出血。經血不止或拔牙後流血不止,經送醫後發現有白血病者亦不在少數。但共通性及最早期的症狀可能是全身疲倦。淋巴球性白血病會出現頸部淋巴腺腫大或脾臟腫大;兒童則易有骨痛,腿骨或胸骨的疼痛。有一半的病人是在常規的血液檢查後才發現有部正常且不成熟的白血球,經轉介至專科醫師處才被診斷為白血病。白血球數目過多加上不成熟的血芽細胞,是診斷白血病最早且最有力的證據。最常見的情形是病人因月經流血過多,牙齦出血不止到急診就醫才發現異常。

老年人的症狀,一般說來與年輕者並無不同,但少數病例會出現泛血球貧血症 (pancytopenia),也就是說所有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都顯著地減少。此時很容易併發敗血症通常(細菌感染)以及嚴重出血。

慢性白血病通常沒有症狀,容易倦怠,脾臟腫大是特點;通常是體檢時發現白血球異常多,由家醫科,內科轉介到血液科才診斷出來。他們貧血,瘀青不嚴重,常常被忽視。

瀏覽完整內容

 骨髓性血液惡性腫瘤-生成與分類

 骨髓性血液惡性腫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骨髓性血液惡性腫瘤-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

 骨髓性血液惡性腫瘤-慢性骨髓性增生疾病